镜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镜头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热潮来袭背后问题需冷思考新日

发布时间:2020-01-15 15:48:21 阅读: 来源:镜头厂家

2013年10月31日,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正式挂牌登陆纽交所。58同城的成功上市,在重新叩开沉寂已久的中概股赴美IPO大门的同时,也向用户证明了本地生活资讯市场的广阔前景和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青睐。而在此之前,在赴美IPO冰冻与移动互联网冲击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互联网企业也掀起了新一轮并购热潮,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整合……中国互联网企业正试图以各式资本运作改变行业竞争格局。那么,互联网资本运作热潮究竟会带来怎样的行业变革与契机?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之后又将面对何种难题?其又该在何处发力?赛迪经略将深入探究和剖析中国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热潮背后的问题,并为其进一步的转型创新发展之路提出建议。

一、资本盛宴,移动互联网的新契机

随着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转型”二字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为耀眼的名词,无论是向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转型,还是向开放平台的发展战略转型,都成为互联网企业要做的最为迫切的事。“转型”意味着“创新”,任何一种创新都将是在未知变现之路上的巨大资源投入。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运作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价值恰恰在于其具有将未来的潜力转变为现实的能力。追溯中国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的历程,从1999年中国第一只概念股中华网在纳斯达克打响第一炮开始,无论是2003年在纳斯达克全线飘红的新浪、网易、搜狐门户网站引领的中国SP业务上市热潮,还是2007年以当天市值突破25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所开启的中国电子商务时代,资本运作几乎贯穿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始终,甚至可以说,没有资本运作就没有互联网行业的今天,国内国外概莫例外。

现如今,站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分水岭上,中国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热潮的出现也并非偶然,不论是业务模式创新,还是业务规模的扩大,提升的焦点都无疑集中在资本市场,其不仅能为各类互联网企业的迈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巨大的资本支撑,同时,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而言,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成为弥补自身业务短板,争取更大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的有效抓手;对于中小型互联网企业而言,赴美IPO大门的再次开启也为其发挥自身创新优势,进军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曙光。因此,资本运作势必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转型发展难题的最优解。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冲击倒逼互联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转型升级,但也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机遇面前,看清无法回避的现实

尽管资本运作推动了互联网企业的资本流通和优势互补,开拓了互联网行业企业共赢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更冷静的认识到,资本运作造就了互联网今日的成功,但也曾差点摧毁刚刚萌芽的互联网。如今,无论是IPO停摆催生的并购盛宴还是新一轮的IPO热潮,这场持续的资本运作表面上反映的是互联网企业转型发展的资本饥渴,但也在更深层次上折射出了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创新之困,创新环境不成熟、创新能力不足,商业模式单一、流量变现壁垒重重等困扰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未解决,因此,推动中国互联网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还需看清现实,否则这一场资本盛宴将成为又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狂欢。

(一)赴美上市凸显国内外创新环境差异

如果说在2009年中国创业板推出之前,百度、盛大、搜狐、新浪等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选择在国外上市是因为国内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门槛太高,那么现如今很多人大概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赴美IPO之路上接连遇冷但仍不遗余力、前赴后继?国内创业板究竟怎么了?事实上,互联网是典型的创业型行业,中国互联网企业要面对的现实是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还处在不断探索商业模式的初级阶段,财务指标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较大。然而,从国内创业板对企业上市的约束条件来看,其对互联网企业在转型发展期间的这种不确定性的包容却较低。另外,国内创业板的制度设计缺陷所导致的寻租股东突击入股、频繁的高管辞职等风险也使本来就战战兢兢的互联网企业不寒而栗。而相比之下,美国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监管到位以及对企业成长性的关注也就更具有吸引力。因此,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不仅凸显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高速发展与转型背后的融资矛盾,也进一步警示我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亟需完善。

(二)并购热潮暴露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千元智能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应用的日渐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超越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市场竞争也异常惨烈。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行业巨头无一不对移动互联网领域虎视眈眈,但与此同时,UCweb、小米、京东、360、搜狗、移动等,无论是传统软件开发商、还是手机制造商又或者是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加入抢夺移动互联网入口资源的行列,而这些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的任何一项创新产品都有可能随时将行业格局彻底颠覆。而事实上,无论是GE这样的跨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众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难逃“大企业病”的厄运,成熟的企业往往对保持和维护已有产业的关注远远超过突破性创新的追求,这对以创新为生存资本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更是噩梦。那么大型互联网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手段降低小企业的创新威胁就不失为一种好的企业运营手段。因此,与其说互联网巨头的并购热情是一种资本运作下的多元化布局,倒不如说对其创新能力不足的弥补,创新能力的退化成为当前大型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瓶颈。

三、心态归零,向互联网创新再出发

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谈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时曾说过:“起初,我认为移动搜索与网页搜索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移动搜索在小屏幕上进行,且速度更慢”。很显然,在智能手机变得流行之前,不仅仅是百度,国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虽然说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续性创新,但赛迪经略认为,移动互联网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的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这种延续性创新在到达一定程度后将会产生技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革命性创新,并最终将互联网产业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轨迹。因此,在互联网资本热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企业要“归零”,就像一个创业者在VC面前一样,紧抓机遇,向互联网创新再出发。

(一)精神重塑,机制灵活更要营造环境

熟悉谷歌的人都知道,Google的成功是内部创新机制驱动下的成功,而对于中国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取决于是否拥有灵活的创新机制时,更应该思考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实际上,扼杀创新能力的不是机制缺失,而是创新精神缺失。一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一度迷信“模仿也是创新”,并且不断的为自己因模仿而获得短期利益沾沾自喜,而这种从观望到模仿,从模仿到占有,从占有到垄断的发展,只会让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被吞噬,更会让我们在重塑格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丧失良机。因此,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重新认识自己,只有从激发创新精神做起,营造创新环境,才能发挥创新机制的优势,而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创新人才的挖掘、培养和激励上,打造优秀的内部创业团队才是关键。

(二)倾斜资源,满足需求更要创造需求

资本运作能够解决资本问题,但资本也将推动企业回归现实,面临更有挑战的发展模式问题。以58同城为例,上市成功之后,其要想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更需要有商业模式等实体创新做支撑,而不是仅靠烧钱式广告的狂轰乱炸,否则资本的逐利性只会让中国互联网企业迎来又一个泡沫。因此,这要求互联网企业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将资本投入向革命性创新倾斜,而不是过于关注有利可图的顾客和事业,或者只在原有创新基础上的修修补补。或许企业家更应该去像乔布斯一样考虑“消费者裤兜里,应该装进怎样的产品”,去真正实现“满足需求更要创造需求”。要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顾客要的真的并不是改良性的设计而是革命性的产品。

(三)组团发展,巩固现有更要开拓未来

一直以来,资源多寡都不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企业的成功靠的不是资源,而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因此,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各个行业的混乱竞争局面下,传统互联网领域自我创新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继续复制,企业需要通过组团创新弥补竞争短板。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回归到最初的生态系统中,成为“物种”成员,在互生、共生、竞争、合作中发展。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谁拥有合作能力,谁就能够迅速的整合资源;谁能够迅速的整合资源,谁就能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具体来讲就是要求互联网企业在核心事业仍持续成长时,瞄准企业竞争劣势,推出、购入、合作开发新成长业务,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这也有利于传统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业务优势不受短板制约得以移动互联网领域变现。

(责任编辑:硅谷网·)

上一篇:邓亚萍转战商业入主即刻搜索无奈黯然离场

下一篇:Twitter用户增长能力遭质疑 商业模式还遥远 对“互联网企业资本运作热潮来袭 背后问题需冷思考”发布评论

网上挂号收取服务费

挂号服务平台怎么预约

名医汇